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言实出版社!
首页 > 图书评论

我社动态

创造农村流通新境界——马志刚博士《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流通体系研究》评介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8-12   浏览次数:

谷亚光 

    马志刚博士的新书《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流通体系研究》日前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清新的封面让人眼睛一亮,悠悠墨香顿时产生一种诱人阅读的力量。翻开前言一看,乃是老朋友也是流通领域的权威专家宋则先生作序,真要好好的读一读了。
    该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的。常读《经济日报》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马志刚这个名字,因为他是该报的资深评论员,每周至少有两三篇他写的评论见报,深刻的观点,严密地逻辑,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结合实际数据等资料把国家有关政策阐释得清清楚楚,阅读本书,也能体验到作者的这种文风和思维特点。
该书关注的主题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流通体系。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现代流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如何通过推进流通现代化,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讲求经济运行质量,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只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带动现代化的大生产,而没有流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就是流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不懂得现代流通就不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宋则在序言中指出,“现代流通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就业和保障消费安全,以及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关注的农村流通问题,是当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的薄弱环节,更是一个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主题。研究解决好这个问题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该书认为,当前我国农村流通方式陈旧落后,市场风险巨大,由此造成的直接、间接的实物损耗和价值损失高达30%。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70%以上发生在农村,要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农村、农业的发展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在彻底改变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同时,使更多农产品以更好的价格、更便利的渠道销售出去。在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十分慷慨。“生产的钱舍得花,而流通的钱舍不得花”的观念根深蒂固。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效能,保持供求平衡和市场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必须改善农村流通体系的状况。正如作者所说,当前农村流通存在的问题和蕴藏的矛盾,不仅是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事关扩大农村消费和国内需求的大局,而且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长远大计,亟需引起足够重视。
    在书中,作者将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置于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十分有远见地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没有让农村流通问题弱化,反而使得问题更加凸现了。他认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远远超出了“三农”问题本身,已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和突破口。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二元结构理论、组织结构理论和渠道权力理论等的基础上,探讨了流通体系的运行机理,从农村流通体系构成要素,即流通主体、渠道、载体以及客体入手,系统分析了农村流通体系运行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为全文建构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对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进行了梳理,从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的角度总结了这些国家农村流通体系的主要特点和要素效率,与我国现阶段农村流通体系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新的发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重点对农村流通体系的评价指标、运行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符合中国实际,从逻辑上也是成立的,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和开拓性。
    针对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也提出了一套解决的办法。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还不高,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并发挥着主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农村流通体系,推动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必须在已有基础上,根据农村流通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农村流通特点,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不同作用,充分利用农村流通乃至城市流通业发展积累的力量和市场化程度,特别是要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提高农村流通体系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促进城乡之间逐渐形成双向、高效流通格局,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的长远目标。具体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观念,统筹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二是健全制度,提高流通体系构成要素的效率;三是加强规划,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四是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流通现代化物流配送;五是规范秩序,不断加强价格管理与质量监管;六是强化管理,为农村流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农村流通体系研究方兴未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正需要加大力度,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志刚博士作了开拓性工作,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著作出版,努力创造农村流通新境界,也为我国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