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言实出版社!
首页 > 我社动态

我社动态

郭江妮:图书编辑如何炼“四力”、强素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

2023年2月9日,中国言实出版社三分社社长、副编审郭江妮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发表文章《图书编辑如何炼“四力”、强素养》,强调图书编辑应以“四力”为具体工作的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生产出更多精品力作。



图书编辑如何炼“四力”、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需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四力”既是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者的重大要求,也是编辑提高基本品质和职业素养的关键所在。图书编辑应以“四力”为具体工作的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生产出更多精品力作,为出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的作品,好的图书,离不开好的作者,但更离不开好的编辑。德索尔指出,在出版活动中,“最具决定作用的还是出版者自身。正是他的公正,他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爱好趣味,以及他在经营上的灵活性,最终决定了出版业的进程。不仅如此,他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文化水平和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编辑的素养和水平,会直接决定其编辑的图书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图书编辑的“四力”决定图书的品质。

 

一、增强脚力——行万里路,方晓厚重

 

“板凳需坐十年冷”“故纸堆里做蠹虫”是大家对编辑的固有印象,好像总也有看不完的书稿,改不完的错误,总之,就是埋头书稿就好了。但事实上,对一个图书编辑来说,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脚勤,才能有好的选题策划。好多选题,一定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编辑想要有好的选题策划,就要多走访、调研,多参加行业的学习交流、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去实际采访采风,只有脚踏实地、多了解多交流多沟通多开阔视野,才可以抓住好的选题,而不是脱离实际、想当然、不接地气地做好毫无意义和价值的选题,这样的选题容易胎死腹中,即使勉强做出来也只能在库房堆着落尘或者化浆。


脚勤,才能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世界上最温暖的关系就是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也只有编辑是真正的希望作者的作品能够被广大读者所接纳与认可。而作者对编辑的信任与托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的。编辑腿脚勤快,勤跑勤沟通,才能掌握作者的写作进度、思想动态、写作面临的困难,及时关心、给予关怀、提出修改意见,对作品的面世当是雪中送炭式的助力。


脚勤,才能把好书推广宣传出去。“酒好也怕巷子深”,虽然说电子传媒时代,依靠网络也可以推广宣传图书,但是,它永远也替代不了见面的沟通,正如俗话说“见面三分情”。编辑可以走出去,做新书推广,与读者交流互动,增强感情,也扩大图书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假以时日,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的作者,好的稿子,基本上是编辑跑出来的”。所以,图书编辑要做出好的选题、出精品图书就必须迈开双腿,深入实际,增强脚力。

 

 

二、增强眼力——慧眼识珠、伯乐相马

 

发现好选题的眼力。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的眼光比知识更加稀缺。在信息炸裂的年代、要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挖掘有价值的选题,这都需要编辑沙里淘金的眼光。


发现有潜力的作者的眼力。好的编辑,一定不是在作者功成名就、名气斐然的时候再去和作者套近乎、拉选题,而是应该在作者默默无闻之时、在他的成长期就能过够发掘作者的潜力,看好他的未来。巴金曾说:“编辑的成绩不在于发表名人的作品,而在于发现新的作家推荐新的创作”。于默默无闻时能够拨云见日、慧眼识珠、发现作者的潜力,非深邃长远超常的眼光时不能够的。


审美的眼光。图书是饱含思想的艺术品。图书的封面设计、版式设计、成书品相,都离不开编辑的审美眼光和个人素养。同一个选题,经过不同的编辑加工之后呈现给读者的是完全不同的品质,这种再加工的能力无不需要编辑的素养和眼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眼力,就是编辑发掘选题、挖掘作者、包装图书、预测销售的综合能力,也是一个好的编辑必不可少的能力素养。

 

三、增强脑力——学思贯通,才出精品

 

编辑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更是创造者和加工者,是精神世界的架构师”,他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思考能力。没有深度的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的编辑只会拾人牙慧、做跟风的书,不会有好的策划,做不出有深度有思想的图书。缺少深度思考的编辑,也不可能有创新创造,更不可能学思结合、学思贯通,有自己的见解与见地,给作者给出高于作品、高于作者的学术水平的建议,更不可能站在更高层次对作品进行润色,那在编辑加工时也就不可能使作品再生重生,焕发出生机与光芒。格罗斯说:最好的编辑所代表的不是最多的编辑或最少的编辑,而是编辑到什么程度最能让作者的作品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出版人只有在平时多学习充实自己,多思考,从细节思考、增加思想的深度,并将学思结合,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并将其付诸实践,才可以做出让读者耳目一新有内涵的好书。

 

四、增强笔力——善编能写、妙笔生花

 

笔力增加书稿的编辑加工水平。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在对稿件的加工、整理过程中,常常需要编辑进行修改、润色、取舍、加工的情况。也常常会 遇见感觉作者的表达欠佳却不知道从何改起的问题,这个时候,好的出版人一出手就尽显功力,改过的东西能让作者很是满意、叹为折服,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反之,如果编辑的笔力欠佳、笔钝语涩,改出来的表达就生硬牵强,影响书稿的整体质量,也是出版人自身的职业素养不过关的表现。现如今,很多的作者对出版者的不满就是因为觉得其沦为了修改错别字的校对者。所以,图书编辑一定要在笔力上下功夫,提升稿件质量,也提升自我文学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出版工作要求编辑有好的文笔。图书的选题报告、约稿函、审稿意见、退改意见、书信、序、前言、跋、后记、出版说明、营销方案、推广文案、宣传海报、书评书讯、公众号宣传文章等,都离不开文字的表达。笔力是图书编辑的基本功,又是锦上添花的神来之笔,有了文笔的助力,一个出版人的文学素养、人文情怀都可以得到凸显,也易于赢得作者的信任、读者的喜爱,真正的使其“桥梁”作用得到体现,为出版助力。

 

纵观我国出版史,像胡愈之、叶圣陶等一代编辑名家,既是编辑大师,又是写作大家。著名编辑周振甫在编校钱钟书的《管锥编》时,写了长达数万字的审读报告。还有一些著名的出版家,都是既写又编,是文字高手和多面能手。所以,出版人应主动向前辈及大家学习,勤写多练,下笔有神,言之有物,“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才能真正担得起这份神圣的职业。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且缺一不可,它们既是对图书编辑的业务能力的要求,也应该成为图书编辑自觉的终身修养。出版人要自觉增强“四力”,以敬畏之心对待图书、对待出版、对待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方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多做精品图书,多留传世之作,让图书“立得住、传得远”,在存文、存业、存史中发挥好新时代出版人的职业担当。

          

 

 

                      

 

                                    郭江妮 

                                    中国言实出版社三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