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言实出版社!
首页 > 图书评论

我社动态

【名家点评】城市知与行:观海方知天地宽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03-19   浏览次数:

    按语:前一段时间,挚友和兄长转赠了赵建才先生的呕心之作《城市知与行》,提醒我大作非同凡响,嘱咐我认真研读并写出收获。随后浏览数次,但一直未读进去,再与兄长谈及大作实感愧疚。联想自身“知行”,尤其初心成立“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集聚多领域专家会诊城市问题,一直未得多学科“共同语言”,再静心研读大作,顿觉“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方知“城市还能这样研究,城市研究还有这些新领域”,深感大作对城市“知行”多有开拓价值和启迪意义。现择其中五点:
    一、城市知与行的基本方法是知行合思
    《城市知与行》开篇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探索中国城市成长之道。“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登高望远而又不失脚踏实地。全文九章里“知”与“行”随处可见。重要的是:大作揭示运用“知行合一”方法的方法。
    结合自身长期主政城市的工作实践,参考经典中心地理论,作者提出的城市群网络论构想,审视西方城市更新理论,提出了中国城市有机更新的方案。借鉴发达国家绿色发展经验,提出了“绿色增长极”思想。学习欧美“精明城市”和“紧凑城市”做法,发现了城市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的关键是密度。研究韧性城市理论,提出“城市安全是城市建设的试金石”标准,还有“智慧城市”等等诸多“新知”均来自学习“知”和付诸“行”的合一。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尤其让思想、观点、判断能够“一语中的”、接地气、可操作。作者开篇就提出:从事城市工作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将城市“做强做大”,并常常陷入沉思。同时文中多以疑问句作为各级的标题,可以确定:作者正是以“思”为桥而达到“知行合一”。在“行”中成功的经验,通过思考提炼成“新知”。在“行”中失败的教训,反思利于“新知”提出。其次,前人之“知”通过“思”指导自己之“行”,自己之“行”通过“思”创造自己之“知”,即所谓“干中学”。
不止如上,大作字里行间还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为中国城市发展孜孜不倦地学与知、辗转反侧地思与疑、日夜兼程地闯与创。更让人深刻地体悟到作者发平生之志,为官一任的使命感和造福一方的责任感。也生动地诠释了自古以来中国政治精英所追求和践行的、中国哲学所特有的“知行合一”,即通过“知”而涵养人生以提升境界,进而达到“四为”之“行”的入世论。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它不仅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而且强调通过“知”以提升自身知识与情操进而付诸和指导奉献社会的“行”。城市的“知与行”经过“思”而走向合一,对当今社会尤其对政治精英十分重要。由于身处行政的科层体系内,他们不仅面临学习先进知识的问题,更面临执行上级政策的问题,要使一般知识和上级政策与当地具体实践相“合一”,独立思考和政治智慧缺一不可。
    二、城市知与行的底层框架是城市哲学
    若给《城市知与行》界定学科,可能它适合归属还未建立的城市哲学。书名使用哲学语言,章章充满着哲理思辨,节节散发着智慧灵光。作者将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哲学思想相互统一和相互补充,并自洽地应用到城市“知行”中。哲学佳句,字字玑珠,缀满书中,闪耀着璀璨的东方智慧。
    在世界观上,作者提出城市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是“外延到内涵”、“单向到网络”、“内向到外向”,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提出要联系而“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地看待城市”,进而将城市与区域借喻为血肉与躯体。将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聚焦到城市群。将城市与乡村关系和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借喻为“一根扁担挑两头”。将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借喻为“战略”与“战术”的关系等等。进而运用抽象思维,分析它们一般的变化规律和普遍的作用关系。
    在方法论上,不仅将知行合一的方法这个中国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统一的方法论贯穿全书。而且借用古代文言与哲学等术语,提出了诸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城市发展可资遵循的普适方法论。例如:“巧夺天工”,“道法自然”,“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就准绳”,抓关键“变量”,用核心“密钥”,“两只手”一起抓。
    在基本概念上,提出了多对城市关联概念并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辨析,包括: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城市全球化与全球化城市,生产的空间与空间的生产。充满思辨,富有智慧,可谓城市哲学思辨之尝试。
    回顾与中国城市政府官员的许多交流,最深的感受是:不少主政领导在治理城市时都有一套自己“知行”框架,框架比具体学科框架更抽象,但它简明、形象、贴切、实用,深具东方智慧。现在想来这似乎正是基于东方话语的哲学框架。
     《城市知与行》所给予的最重要的启示是:中国需要建立城市哲学,因为各学科联合研究城市这个系统而复杂的对象,其前提是需要各学科交流的底层平台即共同的学术语言和概念框架。而由于中国哲学不仅深藏在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而且有着基于独特思维方式所迸发的生动鲜活生命力,未来中国城市哲学可以从中国哲学中获得深厚的生长力量。
     三、城市知与行的主体对象是人类工程
     《城市知与行》作为一部城市执政者的心力之作,书写了作者城市知行合一的心得体会、经验梳理及理论提炼,从布局谋篇到行文造句还无不弥漫着工程方案的气息。如下两例堪称经典:
     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三位一体论。作者用最能代表系统整体性的围棋之道形象地表述三个系统及其动态关系:规划巧“布局”,建设重“中盘”,管理控“收官”。首先对三者进行具象和谋划。比喻城市规划是谋划城市发展的大棋局,进而提出建立“编审分离”的规划制度、强化“生态优先”规划导向。比喻城市建设是塑造城市的“血肉之躯”,进而提出要“一张蓝图”、“分期实施”和“民生导向”。比喻城市管理是打通城市的“血脉之源”,进而提出“破解‘九龙治水’”、“以民为本”、创新“城市治理”;其次,系统论述三者的“三位一体”关系。一是整体性即三者要形成“大合力”,二是动态性即三者“三位一体”是变化的,按照城市成长流程,规划的巧“布局”、建设的重“中盘”与管理的控“收官”既相互耦合又依次主导。三是精细化即以精心谋划、精准设计、精品建设、精致梳理、精准施策、精打细算来确保各阶段的城市整体健康旺盛的生命力。
     关于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论。作者基于系统工程思维,从多个相互交叉维度,逐一条分缕析论述:人力资本让无生命的资源禀赋活起来,从而变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水”。因为无生命的资源与有生命的人结合,可以变成有生命的资源,或者人的生命躯体随而资源延展;开放是城市繁荣的源头活水,因为不仅能够使外部的肥水内流而且还可以使城内的死水变活;城市与创新具有与生俱来的相互促进关系,因为城市是创新的保育所,创新是城市发展不竭的源动力;多样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因为多样性满足了理性消费偏好,也促进了分工,提升了效率;吸引力又是一个巨大的子系统,又包括了软环境与硬环境、政府环境与市场环境系统,以及它们的相互耦合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的增长、结构和效率。还有诸多命题如“成熟城市系统论”等无不充溢着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
     城市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愈益复杂的“生物”工程,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机性特征。大作给人们提供的重要启示是:无论城市知、思、行都必须树立工程思维。要像生物工程师一样,“自然地”以系统论的视角,综合、全面地思考、处理或理解“工程”问题及其价值; 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安全兼顾的角度,从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一致的角度,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一致的角度,从追求综合功能与经济性比值最大化的角度,把相关事物联系到一起,综合考察并驾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前中国城市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只重其一(比如GDP)不顾其余(比如灾害)有很大关系。
     四、城市知与行的基本硬核是发明创造
     《城市知与行》不仅十分重视城市的创新与创意,而且倡导城市“知行”的发散思维,进而提出了诸多标新立异的观点、与众不同的见解、别具一格的创意、独树一帜的思想。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创新价值取向、出色的创新思维和过人的创新能力,成就了大作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独到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关于城市文明,作者义正地指出“城市文明首先体现在城市社会存在的公平正义之中”。“要让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步”;关于城市发展,作者睿智地洞察:城市快速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应追求绿色发展的“城市良心”。当今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城市化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行政化向社会化、法制化转变;关于城市发展之源,作者形象地提出:人力资本让无生命的资源禀赋活起来。城市是创新的保育所。“结构性变动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关于城市发展路径,作者系统地提出:坚持走“三集一体”即产业聚集、人口集中、资源集约和城乡一体的发展道路;关于城市建设,作者尖锐地提出:城市安全是城市建设的试金石。城市建设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关于城市空间结构,作者敏锐地指出:城市空间形态的“大集中,小分散”。密度是开启城市结构的“钥匙”。应追求有增长质量空间的聚集效应;关于城市更新,作者精准地提出“双修”,即修补和修复和有机更新的七项路径及标准等等。
     新颖的思想让人心明眼亮。首先,关于理想的城市社会。作者提出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实现“政治清明、经济开放、社会包容、环境友好、政府有效,则可治矣”。进而提出中国未来城市应迈向:目标综合化、政策精细化、主体多元化、利益公平化和过程民主化。关于理想的城市增长。作者认为绿色经济应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提出了绿色经济双重“三位一体”,论即效率、和谐、永续“三位一体的目标”,生态农业、循环工业、持续服务业“三位一体结构”,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关于理想的空间结构。作者提出三级空间结构论:第一级是网络化空间结构,即提出网络化结构是未来城市空间主旋律;第二级是圈层放射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即“四大圈层、四级体系+环状放射”的圈层城市体系;第三级是中心城市的网络结构,提出两圈层的环状都市圈。还有关于城市有机更新等等新论都比较发人深思。
     以上这些创新的观点和思想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全新的有关中国城市发展的“知论”轮廓。大作启发人们:无论城市“知与行”,还是“知行合一”,创新创意、发明创造是共同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所在。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城市文明,推动城市进步,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此,在城市“知行”中,不仅要学会创新和投身创新,而且要营造创新的氛围,训练创新的思维,培养创新的本领。
     五、城市知与行的基本表达是神定形宜
     《城市知与行》分为九章共探讨了城市发展的表现、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竞争的优势、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资源配置、城市的有机更新、城市的绿色发展、未来城市的走向。但就布局谋篇,作者没有拘泥于“严谨”的逻辑,无论在各章之间,还是在各节之间,而是采取“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表达。

    在思想要旨上,作者紧紧围绕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心目标任务,始终坚守城市“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思想表述上,根据需要而机动灵活、不拘一格。首先,从“观点、判断、方案、思想”多个层次上提出命题,突出创新发现的个性表述,实施创新发现的多维论述。例如,有关城市活力从哪里来这一命题,从六个不同的维度而不是从一个维度的六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中提出“人力资本让无生命资源活起来”等诸多新颖观点;其次,坚持对各个命题表述的完整性,不刻意回避因命题间客观存在交叉性而导致的重复论证。比如全书九章有关结构问题多有提及;再次,坚持“新知”的形象和简洁表达,或用生动事物做比喻,或用经典的诗词成语来概括。如:追求绿色发展的“城市良心”,下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围棋,用好城市空间结构的“密钥”,抓住资源配置的关键“变量”等等,不仅揭示了规律,给出了答案,而且令人过目不忘,而成为有生命、接地气的城市“新知”。
     思想与表达在艺术思维中是指内在神韵和外在物象即:“神”是思想,“形”为载体。两者结合既可以神形兼备如绘画,也可以“形散神聚”像散文。城市知与行一如艺术知与行,处理内在思想和外在表达的关系,一方面要围绕思想中心,另一方面应坚持形式多样。因为物质与精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逻辑严谨的理论固然完美,但有扭曲事物原貌和限制自由想象的风险。因此,不仅在理论创造上,而且在思想表达上,都可以打破逻辑,“机微要妙,临时从宜”。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哲学家的寓言、对话、诗歌等思想表达形式,还是现代西方哲学家的神话、语录、小说等思想表达形式,都有坚持适合而多样化表达的传统。在目前国内注重逻辑结构和偏好“八股”表达的背景下,大作给人们的又一重要启示是:有鉴于城市的复杂性,城市“新知”表达应坚持“临时从宜”多样化表述。让理论模型、计量实证、政策报告、研究评论、案例故事、统计描述、对话日记以及各种借助新媒体的新形式“百花齐放”。

    朴素之中见清奇,平淡之中藏深意。《城市知与行》的知行合思线路、哲学底层平台、工程主体框架、创新思想硬核、散文表达形式,通过知行合思、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工程思维和艺术思维等方法的共同催化,浑然一体地构成了新知体系;观海方知天地宽。《城市知与行》不仅给人们城市“知行”奉献了重要新知,打开了新域,而且给人们城市“知行”提供了重要启迪。不仅给立志于城市“知行”的人们打开了新天地,而且给立志于城市“知行”的人们树立了新标杆。我理解《城市知与行》更深层地启示人们:虽“知”道阻且长,乃毅然疾“行”向理想的诗意远方。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